2008/9/6 18:00:00 浏览:1635 来源:长沙家教网
父母最难过的事情之一,就是发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其他人的欺负。心疼而又恼火的同时,我们该怎么做,对孩子怎么说?
以下是父母们有代表性的几种看法:
1、教孩子打回去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正当防卫的方式,在竞争社会,教孩子学会反击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我们不能教孩子去欺负别人,但若别人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就应该反击。孩子将来面对的是一个竞争社会,如果事事都教孩子宽容退让,容易造成他形成软弱怯懦的个性,无法做到自强自立。所以,让孩子具有反击精神,学会自我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2、要从孩子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教给他正确的交往策略。
“如果孩子经常受欺负,起码可以说明一点:他的交往方式有问题,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应该首先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帮他调整与同伴交往的策略,比如礼貌、协商、主动关心等,决不能强行要求他打回去。因为孩子本身对交往就有畏缩心理,万一动了手也打不回去,他的心理压力就更大,交往也就更不自如了。”
3、应该从爱的角度出发,正面教育,正确引导,让孩子学会宽容对人。
“一般来说,孩子平时所受的欺负,无非就是被小朋友推了一把,如果没有严重的伤害,父母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更不应该用打回去的方式进行反面强化。我们可以抓住这样的事例对孩子进行适时的引导教育,让他体会到这种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是大家都不喜欢的,小朋友应该团结友爱,和气相处。我的观点是,要从培养孩子的爱心出发,尽可能地去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敌意,教孩子宽容待人。”
4、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知识能力的抗衡,暴力并不能使孩子取得成功。
“我常教育孩子,对于小朋友间一般性的欺负行为,都应采取大事化孝息事宁人的态度。能够把大事化小就是一种处事能力嘛,完全不必用暴力去抗衡,应该把心思花在学习和能力的提高上。学习成绩好了,能力强了,别人自然也就不会看轻或轻易地欺负你了。至于对那些确实不讲理的孩子,少跟他玩就是了。”
5、孩子间的纠纷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才能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积累生活经验。
“孩子间的打闹争斗是平常事,是他们交往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孩子就是在今天吵明天好的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的,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行为。父母应该有坦然的心态,顺其自然,相信孩子通过摸索实践,最终会找到交往的度,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6、孩子不懂事,应该通过父母或老师来解决,以便帮助他们明辨是非。
“确实有些孩子攻击性特别强,喜欢欺负别人,我认为这个责任主要在于父母的教育。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小,要靠父母来言传身教,正确引导。我认为,如果孩子受了欺负,首先应该找对方的父母,让他去严格教育自己的孩子。老师对孩子间的交往也应有一定的指导、教育责任。对孩子的纠纷,如果父母不便直接介入,可以通过老师找欺负别人的孩子或其父母谈话,协商教育。”
再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美国的类似情形以及那里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如果怀疑孩子受到了欺负,首先要弄清事实真相你的孩子是受欺负者吗?不幸的是,孩子们往往不愿意主动地向你透露这个情况。
“孩子们之所以不愿意告诉父母或让父母牵扯进来有很多的原因。那些欺负别人的孩子往往把一种羞耻感灌输到这些受到欺负的孩子心中”,凯特葛恩波斯说(《应对欺负、挑衅与恶意》一书的作者)。“这些孩子或许认同了别人给他起的难听的绰号,或许认为他们应该自己来处理这件事情。”
此外,影响孩子们说实话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孩子们对父母可能作出的反应没把握。“如果孩子们担心父母得知事实后,可能会有过激的反应;或者认为父母已经有一大堆让他们难缠的问题了,不想再给父母增加负担,他们往往就会保持缄默”,葛恩波斯说。
而每位父母对此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简妮特对于儿子受欺负一事就采取了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态度。“当我的儿子鲍尔上一年级时,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每天在上学的路上都能遇到他,并让鲍尔把自己的汉堡拱手让给他”,简妮特说,“我和鲍尔一直以来都乐于烹制美味可口的汉堡,所以那个家伙还真是很享受了一段白来的美味。直到两个多星期以后,鲍尔才告诉我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吃到自己的午餐了。第二天早晨,我照常烹制了一个美味儿的意大利汉堡,但是在面包和火腿之间,我夹了一张3.50美元的收据,上面写着那个家伙的姓名和住址。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碰过鲍尔。”
但并不是每位父母都像简妮特这样幸运。作为父母,要能及时观察和判断孩子是否受到欺负,应当注意哪些潜在的征兆呢?
身体征兆
1、伤痕与淤紫
孩子们通常容易被划伤、擦伤或碰得淤紫,但如果你孩子身上的伤多于正常发生的数量,你可能就要探究一下原因了。你的孩子可能觉得承认自己受到欺负是一件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