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3 12:51:00 浏览:1815 来源:长沙家教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由婚姻、血缘关系和自然爱构成的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细胞,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单位。家庭作为人类群体生活的一种普遍形式,它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方式,担负着繁衍后代的任务,同时家庭与学校一样担负着促进个体社会化,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笫一所学校,家庭对下一代个性发展和性格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教育家都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总结与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自 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渐趋增多,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四世同堂已趋减少,核心家庭日趋渐多,家庭成员少、规模小、成员序列简单,“421”型之家常见。独生子女也就成了家庭成员中的核心,是父母双方共同倾注感情的焦点,是人生的唯一依靠,独生子女这一特殊位置与生长环境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其教育的特殊性,独生子女这一社会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成长的环境使在其性格、品德、习惯、心理素质等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上也反应了一些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溺爱性教育,导致孩子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和行为特点。 由于独生子女成了家中“小皇帝”,全家人围着孩子转,一切顺从孩子,为着孩子,父母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由此,渐渐形成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上表现为唯我为我,难与同伴相处。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在父母的娇惯中滋生。
二、 温室教育,导致孩子面对困难与危险无所适从 。过多保护,过多照顾,使孩子对父母过分依恋,无志在四方之气,心理易遭挫折,产生情绪障碍。自理能力差,劳动观点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往往是含在嘴里怕含化,拿在手里怕捏疼。对孩子的活动多加限制,不让其与其它孩子交往,不让外出单独活动,不让其从事有对抗性或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活动,长此以往造成孩子软弱、无主见,遇事不知所措,对环境适应性差。由于包办子女的一切事物,养成孩子的依赖、懒惰乃至不负责的习惯,不愿干家务,不爱劳动。
三、 神童教育,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基础如何,一味追求卓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把自已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使孩子过早承担其不应该承担或超越了他的承担极限的东西。神童式的施教,过多、过高的要求,充满枯燥的学前教育,种类繁多的补习,学了书法、学弹琴,打了篮球,踢足球,学了作文,有英文。时间排得满满的,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在父母为其设计的模子里成长,让他们失去了自主探究世界的欢乐与主动,进入学校后,同样接受程序化的教化,这能有创新的一代吗。
四、 智能中心教育,导到道德教育的匮乏 。超限度的施教,忽视情感陶冶与人格培养,忽视道德教育,这样孩子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易走极端等不良心理现象。同时“一俊遮百丑”的晕轮效应充斥在家庭教育中,也忽视了对孩子不良品德的矫正。因此出现因高压而导致弑父杀母,违法犯罪的事件多有发生。一时社会呼吁关爱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 价值导向出现偏差 。很多家长对孩子定位于考上名牌大学,今后当工程师、企业家、学者等,很少定位于普通的劳动者,使儿童从小就滋生鄙视社会服务性工作和体力劳动,对各种社会角色缺乏正确的认识。要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经济的到来,绝大多数人将成为普通劳动者或一般技术人员。
针对以上出现的新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家庭教育的策略:
一、 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子观、亲子观、人才观、评价观。
孩子的启蒙教育在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笫一任老师。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中不泛至今仍闪耀着光辉的家教宝典,如“、“孟母三迁”、“易子而教”等,但一些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也禁固着人的思想,如:由于父系单系社会原则的映射,重男轻女仍然存在;受“棍棒下出孝子”的重体罚教育的颜氏家教论影响,体罚教育在一些专制性家庭中依然存在;“学而优则仕”仍是一些家庭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阳春白雪”式的家教理论与“下里巴人”式的家庭教育实际难以整合,因此,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必须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先导,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儿童观,使父母认识到要尊重儿童,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他们,要“使儿童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让他们在“一种充满快乐、爱和相互理解的氛围中长大”,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21世纪需要各种各样的才能和人格,而不只是需要杰出的个人,当然这种人无论在何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