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6 14:39:00 浏览:877 来源:长沙家教网
恕作为儒家实现”仁“的方式的另一核心概念(上一章已讲了“忠”),对孩子的培养更应是重中之重。何为“恕”?从字面构造来看,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如你心里面想对自己一样的去对待别人就“恕”。按孔子的解释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讲,这是一条处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关系,维护人类和平,促进和保护人类文明的一条永不过时的准则。尤其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今世界,更是越来越凸显出其可贵。如果不坚持这一条原则,就会使得人与人之间采用不正当竞争方式,随意乱来,国与国之间也会为抢市场、抢资源而出现掠夺、战争,这样一来,岂不是天下大乱,亵渎人道主义,践踏人类文明?也正因为此,在联合国将这句话镌刻在了大厅里,被视为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相处的“黄金规则”。“恕”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乃至是全世界的宝贵精神遗产。这是作为一个人在处理与他人交往的关系时所必需遵守的规则,也应是一个人所必需具备的品质。
然而,遗憾的是,祖先留下来的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却很少在我们的孩子品质之中体现出来。如今的很多孩子恰恰是缺乏这一宝贵品质的。我们经常被如下现象所困扰:孩子想要什么就要求父母给与什么,很少去想会给父母带来的麻烦;想发火就发火,很少去考虑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什么影响;还有的捣蛋鬼一天以“恶搞”、以整人为乐趣,给同学、家长、老师带来很多麻烦。问题出在哪?就出在现在的孩子缺乏“恕道”教育,在西化的社会环境下,孩子本来就已经很自我,再加之父母盲目的给孩子灌输竞争意识,却忘记了告诉孩子在竞争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一来,孩子渐渐的就形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品质。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未来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人,必是生活中处处碰壁之人,别人不会都是傻瓜,可以任由你侵犯。
事实上,从天性来看,孩子是具备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善端的。正如孟子所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在遇到大灾大难之时,妇女、儿童要先救,这是不容置疑的;看到一个孩子快被车撞上了,再危险旁边的人会毫不犹豫的去救;至于象地震过程中不顾学生安危,自己先逃跑还大言不惭,宣传放弃学生、逃跑自救有理的某某人,恐怕已经不能将其定义为有人性了。当然,我想这种人在小时候看到屠宰的场面时,恐怕心里也还是会怔一下的吧。而他为什么长大了会干出这种事情来?就是在成长过程中恻隐之心被湮没了。可以讲,一切罪恶的根源都在于人的恻隐之心被湮没,当然,即使是一个杀人犯在杀人前和杀人后我们也还是会从其身上隐约看到一些恻隐之心的表现的,这也不奇怪,因为他毕竟也是一个人,恻隐之心就是在被湮没以后,偶尔表现出来这也正常。当然,这也证明了恻隐之心是人的天性,即使是无恶不作的人也还是会偶尔表现出来的。
恻隐之心就是形成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品质的善端,只有有了恻隐之心,才会于心不忍,于心不忍就是在考虑别人的感受了,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也才会知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恻隐之心是培养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品质的善端,那么,家长进行“恕道”教育自当去挖掘、培养孩子的恻隐之心,进而让孩子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
当你带着孩子在街上看到弱势群体的时候,你在孩子面前是用瞧不起的眼光看待他人呢还是让孩子知道,这些人也很不容易,应该对他们施以善举;
当孩子看到某样东西就想要而提出过分的要求时,你是硬撑着面子给孩子买呢还是明确告诉孩子要那个东西会造成我们家里面哪方面的开支缩减,或是会给父母带来什么麻烦?
当孩子在一群孩子中很霸道时,你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有本事呢还是会告诉孩子如果别人对你很霸道,你愿意吗?
正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生活中的这些点滴细节的处理,直接影响一个孩子的“恕”的观念的形成。家长对人或者延伸开去对哪怕是一草一木的善举,会帮助孩子巩固恻隐之心,孩子从小有了恻隐之心以后,才会去考虑他人的感受。而随时趾高气扬,瞧不起别人或鄙视他人的家长则造就飞扬跋扈之人,孩子的恻隐之心会渐渐消退,当然,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不会懂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孩子提出的过分要求,家长不注意引导和控制就会使得孩子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当“别人一定要满足我的要求”变成孩子固有的观念之时,还哪里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只会考虑自己,何来“推己及人”?当孩子在小伙伴面前很霸道的时候,说明他已经有这种不考虑他人的习惯了,家长如果不及时加以制止和引导,让孩子明白“谁都不愿意被欺负,包括你自己也是这样的”,问题就严重了,因为,他们会以为控制别人、欺负别人是很成功的表现。很多家长都在感慨,“孩子,父母为你付出了那么多,怎么还这样对待父母呢?!”可家长有没有想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曾经也犯过上述错误呢?或者你从来就没有下意识的去培养孩子“恕”的意识呢?
家长必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去用自己的善意、善举来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形成恻隐之心,同时,要随时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样,长期的培养才能使得孩子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