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8 10:59:00 浏览:1858 来源:长沙家教网
一般来说,幼儿的音乐教育要依靠父母、教师和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其他成年人,音乐工作者很少参与幼儿音乐教程的设计和教学,他们和孩子们的接触要到小学二三年级才开始。目前,有关儿童成长的文献极其丰富,但论述儿童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却很少有人涉猎。虽然音乐已被普遍认为是幼儿教育的愉快的添加剂,但其重要性却远未被人们所认识。
假如说幼儿的生活中充满着音乐,这似乎有些可笑,但在各种年龄组中,幼儿可能是最执着地探索音乐,自然而持久地运用音乐。可以这样说,幼儿比其他年龄段的儿童更强烈地需求音乐。
凡是亲自观察过幼儿教育游戏、休息、学习的人,都会在不长的时间里,听到幼儿自发创作的旋律和节奏。如:凯茜,三岁,当她在操场上荡秋千时,她自己的就产生出一股唱歌的冲动。她自发地唱出来的歌。有的是某只熟悉的歌的片段,有的只是一个乐汇,还有的是没有词的曲调。这种曲调只是一种旋律随着秋千的来回摆动,这些歌听起来就像音阶歌一样。
其实,并没有人告诉过凯茜应该怎样唱,她的灵感来自于摇摆的动作和愉快的情感。
阿米莉亚,一位有成人气的四岁女孩,一天早上,她带着一个兴奋的消息来到音乐教育中心,她说,她又有个小弟弟了,说完,她从乐器柜里取出一面鼓,敲出一种她平常习惯敲的节奏:然后对围着她的孩子们说:“让我们游行吧!”孩子们起劲地玩了一阵,就转向其它游戏去了。
阿米莉亚的游行节奏迸发了强烈的情绪,音乐似乎是表达这种情绪的自然方式,她采用了自己喜爱的节奏方式,这种节奏通过不断重复而逐渐形成。
博比,两岁半,一天,他在堆积木的地方,偶然把两块积木碰撞到了一起,他对发出的声音感到兴趣。他便忘掉了搭积木,全神贯注地碰撞木声,敲得很稳,但无重拍。他用木块敲地板,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然后又花了一点时间试着把这两种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声音,博比正在发掘木块色彩或音色,这就是称之为“幼儿的最深沉的情趣”的某种东西。
这些音乐产生于这些孩子们中间,从其性质上讲是不奇怪的,也并不是异常地超出规律之外,对大多数孩子的观察记录表明,他们中产生的音乐还有许多相似之处,皮尔斯伯里基金会对孩子的音乐动作作了最完整的记录。1937年,这个基金会对2-6岁的儿童的自发的音乐活动作了深入的研究。在颇有建树的研究报告中,详细记载了各种儿童个人的和与其他儿童一起的音乐自由创作活动的情况。研究报告作者用几年的时间,观察了儿童的音乐活动。他写道:音乐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生活过程之中,既不能把它从孩子的意识中分开,也不能把它从每天的生活中剔除。对于孩子来说,一就是生活,二就是音乐。音乐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某种东西,音乐为了他们的生活而存在着;他作为个人和社会的成员,音乐还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幼儿正在每天的活动中表现人出创作音乐的能力和对音乐的反应。因此,幼儿教师就应该注意到把音乐运用在孩子的每天活动中。
音乐技能和音乐的理解力的发展,能增进孩子对音乐的爱好,而发展这些能力则完全依赖教师的引导,依赖那些已经发现幼儿具有某种音乐天赋的人们。关于幼儿在某些音乐领域的能力的资料,已经积累了一些。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制定出一个恰当的系统的目标。音乐学习不可能完全自发产生,一套钟琴放在桌上,如果没有有演奏它,只能是废品,正如放在唱机上的唱片,如果没有人管它,也就像一张观赏的糊墙纸。
幼儿园里应该有音乐,因为那儿有孩子们。从学习音乐的意义是说,这还得依靠教师,只有教师才能有计划地传授音乐,孩子过他们自发的音乐创造说明了音乐厅应如何教授和在什么环境下教授为好。
成年人有必要安排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他们应该寻求合理和易于接受的目标和客观规律,寻求开始体验音乐的最佳时机。(来源:《生活中的音乐》